第一配资 为什么“好看又不贵”的金属踢脚线, 始终无法替代实木踢脚线?
踢脚线这东西,看着不起眼,可家里装修搞不好它就成硬伤。
我家刚翻新时,为了省钱选了金属的,结果安装时师傅直摇头,说墙不平整得返工。
折腾半天,效果远没想象中利落。
实木的倒是省心,用了五年也没变形,就是拖地得小心点别溅水。
装修这活儿,细节决定成败,踢脚线选不对,天天看着添堵。
实木踢脚线为啥这么受欢迎?
说白了就是亲民加百搭。
木质纹理天生带温度,配上大白墙或奶茶色墙面,视觉上拉高层高不显压抑。
厚度控制在1.2厘米左右,比门套薄点,收口自然不突兀。
缺点也有,比如怕潮怕磕碰,南方梅雨季得勤擦防霉。
但稍微注意点,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。
金属的呢?
表面光鲜亮丽,防水防潮确实强,扫地机器人撞上去连个印子都没有。
可一上墙就露怯,尤其是老房子墙面不平的,金属条硬邦邦卡不严实,缝隙藏灰更难清理。
金属踢脚线输就输在太挑环境。
黑色配极简风确实高级,可换个暖色调装修立马格格不入,像西装搭布鞋。
安装更是麻烦,胶粘的容易掉,得打膨胀螺丝固定底板,工费比材料还贵。
阴阳角处理更头疼,远看还行,近看拼接件像打了补丁。
实木就没这烦恼,45度斜切一拼,拐角圆润顺滑。
我家邻居装了金属的,没两年就抱怨划痕显旧,后悔没多花点钱做实木。
说到底,踢脚线是功能性装饰,不能光图好看。
金属材质硬,拖把一碰“哐当”响,时间长了还可能微变形。
实木软硬适中,家具靠墙时留个缺口就严丝合缝。
预算足的直接内嵌式,但普通家庭真没必要——开槽加材料一米上百块,拖地还容易脏墙。
现在流行的4厘米矮款实木,平衡了实用和美观,扫地机过一趟也不留伤。
装修选材就像挑鞋子,合脚比时髦重要。
金属踢脚线像亮皮鞋,场合对了惊艳全场;实木更像运动鞋,日常穿着舒服省心。
我家最后总结:要省事选实木,肯折腾再试金属。
毕竟家是过日子地方,耐看耐用比啥都强。
杨方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